4月18日,我校在图书馆报告二厅开展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 专题讨论会。周如金副校长主持会议,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宣征南所长作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专题报告,宣传部、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及目前正在开展“目标问题导向式”教学改革的共16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。
会上,周如金副校长指出,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逐层递进的,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武器,然而,目前大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未很好的体现出“人格健全”的人才培养目标。他强调,在实施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改革的同时,必须准确把握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的内涵,进一步明确“目标的问题”而非“目标和问题”,掌握以目标为依据而设计问题为开展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改革的基本方法。
会上,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宣征南所长从线上教学、课堂和问题设计及相关建议三个方面,就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改革进行探讨。在线上教学方面,她指出,“问题导向式教学”在当今疫情的影响下应运而生,而单纯的线上教学形式则是实施 “问题导向式教学”的一大契机。她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,分析了单纯线上教学的特点,从教师对课堂把控、线上课程教学内容、课程组织及课堂节奏、毕业设计、过程性考核五个方面,对线上教学的背景下开展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改革的优势进行详细阐述,基于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具备交互性及启发性的特点,使得线上教学更加高效有趣。在课堂和问题设计方面,宣征南所长对“问题导向式教学”与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的概念进行辨析,她指出,“问题导向式教学”具有平行、开放及发散型的特点,而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则是一个“从目标到目标的”闭环体系。因此,问题设计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,课程内容应摒弃重复性及陈旧性,适时更新,将“低阶性”课堂提升为 “高阶性”课堂,不断缩减“水分”,打造“金课”。她认为,课程内容应遵守个性化原则,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特点,采用课程团队的形式, 将课程由易到难、递进式的分出层级;宣征南所长表明,,在问题设计的时候应从引诱学生、到吸引学生再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,在问题生成应依托团队力量,并注重日常积累。最后,宣征南所长为全校正在开展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改革工作的老师提出四个建议,强调应把握“问题导向式教学+过程性考核+信息技术”铁三角关系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,在授课过程中随时渗透式的开展课程思政,注重归纳与提升。
与会人员就课程内容知识分类、问题设计形式与分类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、目标与问题的关系、问题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及其他与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相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,周如金副校长及宣征南所长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。
周如金副校长作会议总结。他提出,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与“双体系渗透融合”人才培养模式”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大概念性贡献。全校广大一线教师应把握好这个良机,积极探索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。接下来,学校将完成30-50个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试点,建设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研究小组,深挖理论基础研究,开展理论研究工作,最终打造具有广油特色的“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”改革成果。

学校继续开展“目标问题导向式” 教学研讨
撰稿:代静 审稿:刘美